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流淌着一条翡翠明珠般的河流—独龙江,是云南仅有的亟待开发的秘境和旅游处女地,许多山山水水至今人迹罕至,那里生活着古老如活化石般的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独龙族,只有5000多人口,居住地山高谷深,长年与世隔绝。许多到过贡山的人都以有幸一睹独龙江的芳容为荣。盼望已久的独龙江之旅今日终于成行,我们一行八人在罗检的带领下前往独龙江乡迪政当村深入群众体验入村住户生活。独龙江乡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大雪封山,12月到次年的6月为封山期,在封山期间,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曾经发生过从县里去出差的人被封在山里到次年才能回来的事情。99年独龙江公路通车,但由于路况很差,97公里的路,单程也得5个小时左右。 早上九点我们便向独龙江乡进发,顺河而上,江风徐徐,知了声声,路旁草绿树直,景色清新。进入保护区,山道渐窄,森林浩瀚,飞瀑流泉众多,天气时雨时雾,路旁积雪成堆,远处的雪山时隐时现,冷松、红豆杉等许多不知名的参天大树立在路两旁,树形千奇百怪,挺拔神峻。独龙江隧洞虽已贯通,但尚未通车,我们只能走老公路,全是碎石路面,宽度不到3米,几乎全是弯道,路的一边是悬崖,山上还不时有滚石下来。来到高黎贡山老隧道,驻足回望,走过的路已经像一根丝带,飘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往下眺望,山谷中的独龙江,似一块块翡翠镶嵌在苍松翠柏之中,秀美无比。来到独龙江畔,罗检领着我们一行人拜访了全国劳模贡山的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很荣幸地与他留下合影。我们逆流而上前往30多公里外的迪政当村,一路上,时而云雾茫茫,时而满眼碧绿,蜿蜒秀美的高黎贡山,神秘险峻的担当力卡山孕育了绝美的独龙江,自然地勾画出一幅人间仙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此境只应天上有。美丽的独龙江,你就像人间的天堂,秀美、宁静、神秘。

独龙江的雨夜
昨天下午到达罗检的民情恳谈点迪政当村后,与乡长、村长、支书、新农村指导员等人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村经济、村文化、新农村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移民搬迁,适龄儿童读书、困难和问题等情况,并看望和慰问了部分困难户。晚上,我们住在村上的木板房里,而罗检则与部分村民恳谈到深夜。迪政当村就在独龙江边上,环境优美,森林茂密,许多房屋都建在树林里,是名副其实的森林里的村庄,童话般美丽。独龙江水奔腾不息,涛声嘹亮,响彻深谷,这样响亮的流水声陪伴着村民生活的每时每刻,已成为村庄生活的一部分,突然哪一天或哪一刻没有了这熟悉的涛声,村民一定会不习惯,难以接受,甚至会失魂落魄吧。我们躺下后,在江涛的陪伴下迷迷糊糊中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我们突然被雨声惊醒了,好大的雨,江水的涛声都几乎被盖住了,我们又得适应雨声的陪伴才能入睡,不知不觉,我反而被雨声吸引了,甚至可以说是入迷,我感觉象是在欣赏维也纳音乐大厅里的大型音乐:千万滴雨水齐刷刷地落在屋顶瓦片上,象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这分明星管弦乐声。江水汹涌,象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对河床与怪石的强烈的撞击声,这不是乐团里的锣鼓声吗?还有从屋檐上落下来的雨水滴在空盆里或猪槽内或竹筒上不快不慢的有节奏的叮咚声,也是合奏音乐里少不了的打击乐声吧。听着听着,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梦香……早上起来,雨还在下着。独龙江的雨声,分明是歌声,是大自然声乐团演绎的美妙旋律!
绝美的独龙江飞瀑流泉
独龙江之行,有许许多多震撼人心的天然景致,如雪山下的神田、无边无际的林海、深不可测的峡谷、绿宝石般的江水。最令人难忘的还有那一条条绿色海洋中的飞瀑流泉,它们是高黎贡山的经络血脉,是独龙江澎湃动力的来源,在绿海茫茫中突然出现一条雪白的帘幕从山顶挂到深谷,那是何等壮观,何等美妙,美得让人惊讶,令人窒息。车子顺着普拉河峡谷在一片绵延的大山之中盘上盘下,随着自然保护区的临近,山越来越高,树越来越密,气温不断下降,凉风扑面而来。突然,在万丈深壑的对岸,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在浩瀚的森林中,密不透风的绿海被撕开了一条白晃晃亮晶晶的口子,从山顶一直撕到谷底,象广袤的绿林中飘洒着一条白丝带,让人眼前一亮,立马叫师傅停车,举起相机一阵狂拍,这就是独龙江之行途中,高黎贡山绿色海洋里的一条条银链般的飞瀑流泉,真实地印证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传奇和自然现象。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在深山密林里穿梭,不时能看到或大或小的飞瀑流泉,倾听它们在丛林里的奔腾欢歌声。离独龙江隧洞口数公里的地方,我们听到了哗哗的水声,同时感觉到水流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的冲击波, 在一片两山对折处的箐沟里,在一片苍翠的绿意中,一帘不大不小的瀑布从天而挂,如银如练,如丝如雪,如雨似雾,从高山顶部倾泄而下。我们纷纷下车观赏、拍照,不过瘾,干脆跑到瀑布下面看,水声隆隆,水花四射,犹如一场暴雨很快的淋湿了我的衣服,清澈的水花溅在身上,凉凉的爽爽的特别舒服。 这就是独龙江流域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上随处可见的飞瀑流泉,它们是独龙江生命的脉动。
独龙芭蕉,无以伦比的香艳
来到独龙江,除了被密不透风的植被、翡翠明珠般的江水和深不见底的高山峡谷震撼外,还会被众人皆识的广布亚热带河谷的独龙江芭蕉强烈吸引,放亮眼睛,张大嘴巴,惊叹不已。你看,芭蕉树丛清幽、甜静,杆儿纤细、娟秀、苗条,绿叶婆娑,芭蕉花淡紫鲜红,艳丽动人,风情万种。最绝的是那状如弹头紫红艳丽高耸而立的芭蕉花,竞不弯曲下垂,正因为如此,开了花的看上去都是一棵笑盈盈的人面芭蕉,无论从远处还是从近处观看,都美妙得尤如偷看一位亭亭玉立、身材姣好,面露羞色的独龙族少女。据说,芭蕉串也是顶天立地,永不低垂,直到成熟金黄也耸立如初,这一棵棵顶着果串的芭蕉树,分明就是性格刚毅、倔强,面对高大雪山、恶劣自然环境从不低头退缩的独龙族汉子的身影。见到芭蕉叶,我就想起了儿时去山上放牛,没带雨具,突然下雨,跑进芭蕉林里躲雨,听雨落芭蕉叶上的那种美妙的丛林音乐,后来又顶着芭蕉扇赶牛回家的情景。看着这么秀气的芭蕉树,也让我想起了路过元阳南沙时常常购买数串女儿最爱吃的皇帝蕉回家,那蕉细如拇指,甜如蜜糖,润滑香嫩,独龙芭蕉也该如此吧。唯有独龙江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立体气候,透明的水流,轻盈的雾气,丰润的雨露,能够孕育出如此轻巧秀丽的独龙芭蕉。
难忘的独龙江雪山天险
在怒江,独龙江之名气,最初并非源于江、山之美,而是源于雪山之天险,道路之坎坷。半年(12月-次年6月)的大雪封山期,人进不去,也出不来,因为路上结着厚厚的冰层,还有没有任何预兆的雪崩。因此,贡山县是国务院特批的可以在八月份召开两会的全国仅有的三个县之一。现如今,国家投入重金开挖独龙江隧洞,穿透千百年来阻隔独龙族人民的高黎贡山,避开雪山之险。目前,隧洞已贯通,且隧洞两端到贡山和独龙江乡的路都已铺上柏油路,但隧洞后续工程还在施工尚未通车,因此,去往独龙江还得翻越雪山天险(约30公里)。6月10日,我们前往独龙江乡开展检察工作,贡山到独龙江隧洞的路虽然是柏油马路,但路面很窄,且这里的路是建在数百米甚至上千米高的山崖上,路下面就是奔腾的普拉河,即使你是车辆乘客,行走在这悬崖与深谷之间,心里会发慌,两腿会发软。来到隧洞口,武警工程兵把守着洞口不让过,我们的车左转弯爬上了艰难的雪山天险,现在虽然已过了封山期,路上无雪无冰,但雪山天险依然危险重重,它的道很窄,只容得下单车通过,如果远远地看到对面有车过来了,就要立刻就近找好会车处,如果真的对上头,在这样的路上谁都倒不回去。这里的路坡度很大,崎岖不平,泥泞难行,且一边是悬崖深谷,一边随时有高山落石下来,车总是在颤抖与滑动中艰难地前行,由于路上还有许多烂泥区域陷车,常常要挂上四驱才能把车开过去,稍不留神就可能坠入旁边的深谷。据说不是老司机都不敢走这段路,真是有道理。不到30公里的路,我们足足走了两小时。6月11曰,我们前往独龙江下游的中缅边境村寨钦兰当村,这里离乡政府有40多公里,是贡山县院全国最美检察官江德华的老家。因为下了几天的雨,从马库村出来,路上到处是烂泥和大坑,我们的车后保险杆被颠掉了。有一段泥坡不敢踩刹车,下坡前要检查手刹是否放下,否则立马打滑、飘逸,只好挂低速档慢慢前进。有一点可以确认,如果不是四驱车,根本过不了钦兰当的泥巴路。可以这样说,在独龙江开车,既要有车技,还要有勇气,情况处理不当,一但有操作失误,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